刘德华新片杀青,这点和《万里归途》一样绝!
短视频|喵老师、獠牙牙
文|獠牙牙
电影《万里归途》中,撤侨队伍用了326713步才走完这趟艰险的回家路;大银幕之外,有网友在影院观影后感叹:只需一张前排电影票,带你沉浸式体验“努米亚”的战火纷飞。
从千疮百孔的城市街道、破旧的难民营帐篷,到一望无垠的大漠、嶙峋耸立的山谷边境站……导演饶晓志镜头下的虚构北非战乱国家,如何通过置景实现中国领土上的真实落地?
不只《万里归途》,刚刚杀青的《莫斯科行动》,以及《超能一家人》《维和防暴队》等影片,能否同样成功完成异国“空降”?
【虚】
从整栋大使馆到一张外币
2万平米影棚造景难在哪
《万里归途》中遥远的“北非国度”,很大一部分都诞生于青岛的东方影都。
宗大伟、成朗一行人穿行的拥挤街市,遭遇爆炸时所处的检查站,当然还有电影中最重要的建筑中国大使馆,所有这些核心置景,都是在园区的临时外景地搭建完成的。
确定在国内拍摄海外撤侨题材的现实主义故事,做出“真实感”成了最难克服的挑战。美术团队花费数月时间收集上千张素材,为这个虚构的阿拉伯国家搭建起雏形骨架。
不论是首都莱普提斯,还是战场最激烈的塞布拉塔小城,不同于一般影片只对外立面置景有较为明确的需求,《万里归途》不仅需要实现多个重点场景的串联,对内外部的每处细节都提出了明确标准。
东方影都影视服务部参与《万里归途》置景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非洲小镇以此前其他影片留下的机场跑道柏油路为基础搭建。
整片建筑超过70栋,占地超过2万平米。为了追求真实感和还原度,置景对整个环境的形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上千张阿拉伯国家实景照片是关键参考素材之一。场景内大到建筑外立面,小到每一个道具,从细节到质感、肌理都需要完全与海外国家的风格一致。
整体视觉的第一观感固然重要,但撑起《万里归途》“异域感”的还有无数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四个月的搭建期中,留给美术道具进行细节进行完善的时间就有一个月之久。
“走进置景内部仔细看墙上的每一张传单,包括涂鸦、喷绘,都不是打印出来直接贴上去,而是工作人员根据(美术组提供的)图片、设计稿,一笔一笔真正绘画上去的。”不仅如此,剧组还从海外各种渠道采购了当地的各类生活物品,甚至是地上散落的所有塑料袋、废纸和细碎的食品包装。电影中宗大伟、成朗经常需要拿出的道具纸币也是还原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一眼让人看出使用感”才算过关。
除此之外,植被是让这座城市真正“活”起来的关键生命体。
剧组找来椰子树、棕榈树并不难,但在数月的拍摄期内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阔叶林的植物在温带落叶林气候中始终保持常绿,是最大的考验。但当70余棵大树在街道的两侧真正立起来之后,《万里归途》终于离真正的阿拉伯国家更近了一步。
【实】
北非、欧洲、东南亚…
电影工业拿捏异域氛围感
不止《万里归途》。
由刘德华主演的《莫斯科行动》刚刚杀青,这部电影也曾在影都通过置景,完成了一场重要的铁道戏份拍摄。
在此之前,沈腾、艾伦领衔的喜剧《超能一家人》也在置景工作的辅助下,将欧洲风情十足的豪宅雪景搬进摄影棚当中。
如今,置景工业进行“虚实结合”能力更加成熟。棚内部分实现场景的内部细节、特殊陈设,以及无法真正到外景实拍的建筑“破坏性”戏份。其他时候,置景还能配合取景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实现北非、欧洲、东南亚等不同异域的瞬间“空降”。
饶晓志为《万里归途》后半程的撤侨戏份找到了宁夏银川、石嘴山。戈壁、沙漠的风餐露宿,以及片尾在大峡谷中建起的难民营地、边境关卡,都1:1还原了撤侨战场的千难万险与危机四伏。
这些融合在自然环境中,看似杂乱无序的置景,事实上比规范化的片场难度更高。《万里归途》监制王红卫曾经透露一个细节:营地戏份的拍摄需要2000顶帐篷,比起购买,如何让它们足够饱经风霜,才是最考验道具组的难题。
而如今,中国电影在置景方面的工业化已经十分成熟。
东方影都影视服务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在海外还是国内拍摄是导演的选择,但在他看来,考虑到出境拍摄的投资、时间成本,人员安全性以及沟通、配套设施等问题,国内置景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随着行业的多年发展,无论搭建、美术还是一些更高技术性的操作,配合电影后期,完全可以对拍摄中的任何需求场景实现1:1还原。
自然环境与置景虚实结合这方面,除了上文中列举到的宁夏银川,《莫斯科行动》曾在青岛棚拍结束后转场至哈尔滨;《维和防暴队》则选择广西北海的银滩附近还原我国维和部队在非洲执行武装撤侨任务的场面;而《扫毒3:天大地大》更是将超过5万平的泰国金三角村落直接“搬到”了香港的流浮山。此外,云南西双版纳等边境城市,也成为华语电影打造东南亚“氛围感”的重要取景城市。
#
24小时大片连播
10月12日推荐《大鱼海棠》《一出好戏》《西虹市首富》